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十句《素书》忠告,掌握成事心法 |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     浏览次数:1133次

     2022年7月25日,在四部曲App,润泽园百日成长的同学们,共同走进了《素书》的世界,阅读那经久不衰的千古奇书,领略盛衰之道、成败之数,详体处事之方、成事之法。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素书》记忆深刻的十句忠告,感悟经典给予我们的人生指引。

      01吉莫吉于知足

      一个人最大的吉祥,莫过于知道自己心中拥有吾性自足的宝藏。

      每个人都有一颗清澈的良知之心,只是被一些灰尘遮蔽了。但只要我们扫去自己心上的灰尘,就会发现外界的困难和难题,和自己的宝藏相比都太小了。

      《易经》上有两个字“元吉”,“元吉”的意思就是“回到原点,才能吉利亨通”。我们的良知之心,就是原点。回到清澈的良知即是回归天理,依天理而行,自然吉祥。

      02神莫神于至诚

      诚则明,明则诚。

      真诚美德,人人具足,我们的心原本是真诚、质朴、清净、纯粹的,原本就是一颗诚心,只是被错知错见、贪心贪欲这两个心中贼遮蔽和障碍了。

      一分真诚,一分智慧;十分真诚,十分智慧。当我们愿意把心中贼赶跑,唤醒心中的真诚的时候,就开始恢复自己真诚的心之本体,逐步体证至诚如神的境界。

      03长莫长于博谋

      一个人最大的优点,莫过于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能使一个人走得长远的,也莫过于用深谋远虑替代较为短浅的思维方式。

      一个博谋之人常有四种思维方式:

      (1)关注长期。算大账,画大圈。

      (2)敢于付出。深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时间管理。管理未来,从管理当下每一天的30分钟开始。

      (4)战略十年。有使命有目标,按照计划的步骤从容坚定地前行。

      在这些思维方式的背后,是博谋之人对行为作用与反作用规律的体证,体证得有多深,博谋的层面就有多高。

      04先莫先于修德

      培养自己的好念头,就是修德。

      好念头和烦恼成正比,心里好的起心动念多了,烦恼就不再过多困扰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万一自己生起不好的念头,可以试着在心里后退一步,转念想想“比我更有智慧的人会怎么想呢?”心里好念头多了,烦恼减少了,智慧就增加了。

      阳明先生有言,“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心镜尘埃少一分,就更明亮一分。心明眼亮,人生自然开阔。

      05释己以教人者逆,正己以化人者顺

      “正”,就是与道吻合,就是与人生社会的规律正向吻合。

      团队的领导者顺应规律而行的时候,其结果就是“顺者易行”“易行则理”,自己宣布的制度、措施等才能让团队成员信服、接受,真心诚意地追随领导者落实工作,整个团队的前途也就充满希望。

      06=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福和祸,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点点,乃至世世代代积攒起来的。

       福祸不在外面,就在我们自己的起心动念上。善的起心动念,积累在心灵深处,日积月累,一定会有良善的反作用之果呈现出来;相反,若是恶念不止,长年累月,就是自己在给自己埋地雷,多危险哪!

       07富在迎来,贫在弃时

      “富在迎来,贫在弃时”意思就是富有在于迎着规律而行,而贫穷在于背离了规律。

       主动积极地迎着规律而行,成功和幸福就会扑面而来;相反,若是背离了规律、放弃了规律,那么人生就陷入了被动。

       明白规律,激荡起的是我们内心的能量和自信——就像我们知道冬天过后一定是春天,便能自信地迎着规律起舞,迎则赢。

       08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嗜”和“欲”,是指心里过度的欲望。这些“嗜”“欲”会消耗我们大量的生命能量,成为我们人生的拖累,我们的生命就难以真正舒展。

       学习经典,就是让我们减少贪欲,丢掉生命的拖累。除掉心里的拖累和负累,轻装上路,我们就能在人生路上自在前行,发现更加幸福的自己。

       09括囊顺会,所以无咎

      “口是招祸之门,舌是斩身之刀”,在言语这里失去观照,就会给自己招来祸患。抱怨的话、炫耀的话、闲言碎语……这些话讲出去一句,就是一个不好的行为作用在落地生根,最后反作用会反馈到我们自己身上。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回到自己内心深处,清除掉那些捆缚我们的错知错见,把正知正见种上,从根本上去除“以言取祸”的不良习性,我们的生命就会一天比一天有力量。

       10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分两个层面理解:

       第一个层面是信任并检查。在洞察他人小我的基础上,搭起坚实的防御网,这样就算遭受突然袭击,我们也可以从容应对,因为我们具备了“制度自信”。

       第二个层面是相信他人心中的无尽宝藏,相信他人能够成长。阳明先生讲“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要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拥有圣人之道,每个人都拥有无尽成长的潜能,相信自己的同时,也要相信别人也会成长。

       一年之计在于冬,今天我们回顾《素书》十个金句,回望自己成长的历程。更重要的是,致敬每一个曾经为成长而努力奋斗的自己,为未来的自己积蓄力量!

                                                                    来源:原创 润泽园 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