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逸闻趣事

世界为之震惊的“资阳人”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0日     浏览次数:4919次

                                            “资阳人”复原半身像。

                   

                                          “资阳人”头骨以及头骨旁的旧石器时代唯一骨锥。

  35000多年前,一位50岁左右的妇人带领一群披着长发、袒胸露背,胳膊和腿还长着长毛的男男女女,或采集果子,或手持石斧、石刀狩猎,在资阳这片土地上流动栖息,苦度岁月……

       66年前,在修建成渝铁路资阳九曲河一号桥墩右侧的泥坑里,张圣奘教授发掘出远古人类头骨化石,由此再现“资阳人”在困苦的生活环境下生存的现场……

      “资阳人”的子孙荡起历史的轻舟,沿着老祖宗的足迹,寻找着资阳记忆……“资阳人”文化是资阳文化的灵魂,“蜀人原乡”文化更是资阳文化自信的本真源头。

        发掘  “资阳人”头骨化石“复活”了

        在雁城西门铁路桥边,一位穿着时尚的女士带着小男孩在“资阳人头骨化石发掘地”的石碑前留影。突然从成都到杭州的火车轰隆隆地跑过,而桥下的汽车也不甘示弱地奔跑,只有九曲河的水静静地流淌着,在这喧嚣恬静下,思绪回到1951年。1951年3月,在修建成渝铁路资阳九曲河一号桥墩右侧的泥坑里,当重庆大学张圣奘教授发掘出那个远古人类头骨化石之时,蜀人祖先之谜有了答案。

       1951年,成渝铁路建设进入高潮,张圣奘带队来到资阳县,调查搜集铁路沿线出土文物。《张圣奘 江陵才子掘出“资阳人”》一文记述道:当时西南地区没有专门的文物部门,张圣奘就担任西南文教部文物调查征集小组组长,一共十多个人,奔赴修路现场。张圣奘后来说:“在挖掘黄鳝溪1号桥基的过程中,在桥东不远的8米深处,发现了一些象齿,即特别注意。”直觉告诉他,这里肯定有宝。坑中积水,于是他们用人力水车土法连夜抽水。

       1951年3月16日,张圣奘索性挽起裤腿下到厚厚的污泥里用手摸。他的脚踩到了一块硬物,伸手摸出来一看,是一个人类头骨化石,他把这个头骨化石高高举起,兴奋异常。闻名中外、沉睡了几万年的“资阳人”头骨化石,终于在张圣奘手中“复活”了。

       即便关于张圣奘发现“资阳人”的一些细节,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张圣奘对发现“资阳人”作出了卓越贡献。也正如其在《平调满江红·资阳文献》中写道:经纬资阳,头化石,肇始洪荒。

       探秘  “资阳人”为早期的真人类型

      “资阳人”化石为一较完整的头骨,头骨较小,表面平滑圆润,额结节和顶结节都明显突起,额部较丰满。面骨保存有上颌颚骨,覷底除左侧颞骨岩部保存外,其余大部残缺;上颚的牙齿全部脱落,仅保存上左第一前臼齿的一个齿根。头骨内面骨缝几乎全部愈合,说明属一老年女性个体。其基本特征和现代人相似,但也保留了若干较原始的性质。距今约35000年,考古学界命名为“资阳人”。“资阳人”头骨化石是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于晚期智人种,是同时期南方古人类的代表。“资阳人”是目前已知在四川地区生活的最早人类。

       这是对“资阳人”头骨化石的一段记述。而这段记述和穿越几万年来的“老祖婆”一样让人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也产生了各种观点。

       1957年12月,经过长达6年的研究,裴文中、吴汝康教授著述出版了《资阳人》,引起了全世界关注,并得出以下结论:这化石头骨属于35000年前的一位女性,年龄估计五十岁左右,是目前已知的四川人最早的祖先,并命名为“资阳人”,也可以确定“资阳人”是早期的真人类型,比欧洲的克罗马农人和中国的山顶洞人更为原始。

      探秘的过程总是存在一些变数的。省内另一名考古专家发文称,“资阳人”距今为7000年左右,他的证据来源于与化石同时出土的一根乌木年代的测定。其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也写道:“原曾定位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现据碳14测定共存的树木年代,约距今7000年左右,已不属于旧石器时代。”

      历史,终究显现其本来面目,纠缠于“资阳人”半个多世纪的非议和蒙蔽,毕竟是过眼云烟。针对不同观点,各地专家联合研究,多次到资阳进行实地考察,十多年时间,先后进行四次论证,最终经北京大学碳14鉴定,将“资阳人”论定为39300年的智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相信随着更多的考古发掘,如鲤鱼桥遗址,“资阳人”将更加自信地展现真容。

      憧憬   “资阳人”生活“大道直行”

      据地质学教授、史前考古学研究员刘兴诗介绍,距今约35000年的“资阳人”处于晚更新世阶段,这个时期全球几乎被冰川主宰,气候条件十分恶劣,许多巨型动物在此间灭绝。而“资阳人”却偏安一隅,在恶劣的大环境下,打磨新石器,以骨锥缝麻为衣,执蚌刃剔肉煲汤,烧土制陶,垒石成灶,在九曲河畔繁衍生息数万年,这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与斗争精神。而这种精神,以后更是成为资阳人文化的特质——“碧血丹心,大道直行”。涌现了碧血丹心东周大夫苌弘,西汉辞赋家王褒,汉代经学家董钧,宋代数学家秦九韶,近现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谢无量,共和国元帅、外交家、诗人陈毅,歌剧《白毛女》先行者、长诗《白毛女》作者邵子南,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心武,谐剧创始人、谐剧表演艺术家王永梭等等代表人物。

      不畏困苦生存下来的“资阳人”,到底长什么样子呢?民间泥塑师廖飞平和本土文化学者孟基林就为蜀人先祖塑了像。2002年11月18日,当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资阳人”复原像神态活现地立于街头时,市民准确地叫出了“资阳人”。

     “资阳人”复原像完成后,人们对“资阳人”有了形象化的认识,有人又开始在探究其“身份”。“‘资阳人’是迄今为止在四川境内发现最早的新人化石,说‘资阳人’是‘四川人的始祖’,是可以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名考古专家胡昌钰说。

       如果说北方“北京猿人”的发现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从炎黄时期向前推进了几十万年,那么南方“资阳人”的发现,则冲破了巴蜀神话传说的历史界定。由此可见,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近4万年的“资阳人”文明符号,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坐标,成为当代蜀人寻根问祖的精神原乡。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穿越近4万年而来的“资阳人”曾在一段时期内被一些流言所蒙蔽,以至于让“资阳人”子孙们对其缺失了些许自觉、些许认知、些许定力。如今,“资阳人”所开启的“蜀人原乡”,正强势回归,我们应倍加珍视当下,秉持“碧血丹心,大道直行”,自信人生二百年,建设“美丽怡然资阳”。

                                                                                                来源:资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