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您服务

企业向左,商会向右。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5日     浏览次数:1373次

          

      企业向左,商会向右。

     商会是由企业组成的,但商会就是商会,企业就是企业。商会不能办成企业,企业也不可能转为商会。正确厘清企业和商会区别,对商会工作和认识将大有裨益。

    一、企业赚的是钱,商会靠的是人。企业是需要赢利的,企业关注的是钱,钱是什么?钱是现金、货币、资金、资产、利润、资本、财富。它有时也是数字、是符号、是杠杆、是工具、是利益、是成本、是交易。它也是企业生存的基础、经营的目的、发展的动力。企业没有了钱,随之相伴的可能是风险、纠纷、负债、亏损、破产、退市、倒闭。

    企业赚的是钱,商会靠的是人。这里的人是:人气、人缘、人心、人情、人脉、人力、人誉。商会服务的也是人,是会员、企业家、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无论是服务于特定的人、关键的少数人,还是最大多数的人,都是以人为本。人是最复杂的,人也是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有血有肉的。人在一起是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商会就是一个“特殊的团队”。两者眼中关注的点不同,则行为、理念、准则、路径、风格、文化等则会大相径庭。

    二、企业是海水,商会是火焰。市场不相信眼泪,商场不同情弱者,企业能活着就是成功。企业的创业史、发展史,更是一部奋斗史、血泪史。企业家们往往经历过九死一生、遭遇过尔虞我诈、尝遍了人情冷暖、见惯了荣辱兴衰。企业不论大小、无问东西,生存压力让企业在“竞争、冷漠、功利、势利、机会主义、权力寻租、丛林法则、商业战争”等生态环境中无法置身度外,或乐在其中,或随波逐流,或悲天悯人,或望洋兴叹。企业固然缺少温情,企业家固然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他们依然需要精神诉求、心灵慰藉、乡愁安放。

    商会虽然不是乌托邦、理想国、桃花源,也不是真空、净土、天堂。但商会是一个阵地、舞台、家园,承载着梦想、理想、希望和情怀。作为企业利益的代言人,它又不仅仅是代言人,更是正能量、主旋律、主流思想、企业家精神、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引领者。一个商会的能力有大小,但自有真情在,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扶弱助困救急,商会做到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三、企业重收割,商会重耕种。企业“喜果”,商会“乐因”。企业以目标为导向,以结果论成败,是收割者的“角色”。商会以过程为导向,以会员体验和满意度为根本,是耕种者“心态”。企业的商业逻辑就是,有投入就要有产出,有付出就要有回报,有投资就要有收益。商会的逻辑完全不一样,多数情况下,没有“现实利益”、“即时回报”,就算有,也是“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商会精耕细作,种在当下,收在未来。商会织网、谋局、造势,创造的更多是“精神利益”、过程性的事件存在的“过程利益”、潜在存在的“潜在利益”或“隐性利益”、超越当前的“长远利益”。

    商会人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植树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挖井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施工队,“百年修得同船渡”的摆渡者。只看眼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商会,注定做不久、走不远。商会要靠几届会员持续接力发展和不断积累,这一届要超越上一届,下一届要突破这一届。耕心种德,久久为功。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四、企业离政治远,商会离政治近。关于政商关系,有人说要“亲近政府、远离政治”,有人说要“在商言商,只谈商业,不谈政治”,有人说“联系但不勾结,支持但不贿赂”,也有人说“这辈子下辈子都不介入政治”。当然,这都是一些商界巨擘、明星企业、资本大鳄的“语录”。

    把政商关系作为“问题”来争论的,多是极少数成功的企业家,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对于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乃至广大创业者来说,谈政商关系是有门槛的、有资格的。不要说离政治有多远,有的连离“政府大门”都有遥远距离,更不要谈什么“亲清”。“离不开,够不上,靠不住”,是一种很生动的心态描述。商会作为企业和企业家的组织,是这个利益群体合法权益的代表者,提供了一套富有中国特色的“联络政府,参与政治”的解决方案。

    上联政府,下接企业,商会虽在政企之间“夹缝生存”,但通过密切分工与良性互动,恰恰能“左右逢源、长袖善舞”,以聚合的力量和社会的影响拓展了自己的话语空间。对于公共领域的重大决策,商会(或不同的社会自治组织)分别代表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利益集团,通过合法途径,公开阐述自己的意见,参与协商,由政府平衡并最终决定,以求事关全局发展问题的妥善解决。从单一企业的“政府主导、管理和企业依附”关系,到“合作、博弈和均衡”,继而“亲清”新型关系,商会起到了桥梁、纽带和智囊作用,成为企业的“娘家”、政府的助手。随着党组织在商会的全覆盖,商会越发讲政治,离政治越近。商会在统一战线工作、社会综合治理、助力区域发展等方面作用越发明显。

    五、做企业叫管理,办商会叫治理。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企业管理是尽可能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多、快、好、省的目标,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商会不同于企业,商会和会员不是“管理”和“被管理”关系,而是“服务”和“被服务”关系,商会也存在管理,但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治理”。“治理”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相比,一字之差,内容更丰富、包容性更强,重点是强调多元主体管理,民主、参与式、互动式管理,而不是单一主体管理。如果说企业管理“刚”,政府治理“强”,那么商会治理则“柔”,更趋于人性化。

     商会让没有经历过“组织生活”、“民主生活”的企业会员,了解到什么是民主办会。同时“企业家办会”也让商会负责人由纯粹企业家向社会企业家转变。虽然民主办会道路还很长,但商会具备了民主的空气和土壤,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民主孵化器”,有事就说话,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已经成为多数商会的普通共识。

    六、企业看信用等级,商会看综合等级。企业信用等级在中国,不同的管理机构根据自身业务特性及目的,采取了不同的信用等级划分标准。目前,较为流行的是三级十等信用等级标准,被大多银行和评级机构所认可。商会的等级是根据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对商会采取综合评估,其内容由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社会评价四方面的指标构成。分为5个等级,由高至低依次为5A级(AAAAA)、4A级(AAAA)、3A级(AAA)、2A级(AA)、1A级(A),目的是提升商会公信力和透明度,加快推进商会规范化建设和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商会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商会和企业区别还有一些,商会也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企业的地方,商会也在创新实践中不断丰富自身建设,商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来源:商会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