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新闻

寻找建筑业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0日     浏览次数:1469次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城市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日益迫切。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的《贯彻落实推进城市安全发展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要求,扎实做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方案》多处涉及建筑业领域。在强化城市安全保障能力方面,《方案》要求推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大数据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要求各领域重新理顺发展思路,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增长。建筑业在过去的发展中积累了很多问题,更应抓住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城市工作中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实现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手工作业多、工业化程度低、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建造过程能源和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建筑寿命短等问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认为,当前,传统生产方式仍在我国建筑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建筑产业现代化亟待提升。

    从建筑业发展现状看,传统建筑用能单一、落后且耗能巨大,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废弃物,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工作的推进对建筑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2015年12月,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坚持集约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在2018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强调,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有了新的期盼,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倪虹表示,要着力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承载能力,营造城市宜居环境,推动绿色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服务。

    面对建筑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如何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质量安全事故、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建筑业发展的重大命题。

   “中国是世界上既有建筑和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过去,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几亿人的基本居住和生活问题,促进了城镇化进程和经济高速发展。但建筑的建造、使用、改造、拆解等过程也增加了资源环境的负荷。”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研发中心主任贺静认为,在建筑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应该研究如何有效降低建筑全生命期的资源环境负荷。

    在建筑科技创新中寻找发展新动能

   “建筑业在全球都是重要产业。我国是建筑大国,在建筑科技自主创新方面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筑梦高科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军认为,民用建筑科技创新、品质提升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无论是房地产企业还是建筑企业都要把科技创新作为责任和使命扛在肩上。

    在建筑科技创新领域,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已成为行业的一面旗帜。作为一种新型装配和建筑工业化解决方案,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以装配、现浇、机电、内装等工业化为基础,有效解决了渗漏、开裂、空鼓等传统建造方式中的痛点,在行业首创“全天候工地开放”,把建造技术纳入到社会治理和公众参与过程中,受到了行业、社会和客户的广泛关注与肯定。

   “建筑业的新动能首先来自于建筑业本身。当前,以装配式建筑为主要方向的建筑工业化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用工业化手段提高房地产设计水平、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促进项目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说道。

    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驱动、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成为行业自主创新的典范。从实施效果来看,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极大减少了资源能效浪费,体现了全穿插施工成套管理的优势。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体现出三大优势:一是标准化,有可靠的技术规范;二是全流程穿插管理,通过移动信息来全程监控质量;三是投资方将施工技术交由施工单位去做、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不仅是一套先进的建造技术,而且正在带动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并与城市建设和治理融为一体。据介绍,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在质量提升、标准引领、品牌带动等方面发力,将形成从研发到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维护等为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我们还在自动化机器人施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希望实现以自动化施工、机器人施工等为特征的无人建造,为国家建筑领域的创新发展作出努力。”孙军说道。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