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在建的中国牙谷科创园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资阳片区首期16公里“口”字形骨干道路即将全面完工;
中国牙谷15户企业“资阳造”产品已投放市场;
全市三个县(区)实现“一个机构”管审批,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总体提速66.4%;
10月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排名,资阳位列第6……
时光荏苒,2019只剩不到1月时间。盘点全年工作数据发现,聚焦“协同”“效率”“绿色”三个关键词,资阳已阔步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协同发展“聚动能” 资阳纳入成都东部新城“六城一园”统筹布局
无论是临空经济区资阳片区的夯基垒台,立梁架柱,还是中国牙谷内的智能打印、匠心雕琢,以及安井食品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的繁忙景象,无不展示着资阳经济发展的新活力。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加快建设,成都东进战略的加速落实,成渝一体化发展,使年轻的资阳迎来崛起的绝佳机遇。
紧扣“协同与融入”,今年来,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成资同城化、临空经济区、中国牙谷等重大发展平台和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
今年初,《成资同城化五年行动计划》发布,资阳成为最先与成都共同制定“五年行动计划”的市。
方略既定,实践铺展。截至目前,135项合作项目事项,启动实施105项;签约项目52个、总投资约400余亿元;发行天府通“成资通”卡10.5万张,70余所学校与成都学校结对共建;资阳与华西医院等成都13家医院共建医联体,两市6000余家医药机构开通异地结算;资阳被纳入成都东部新城“六城一园”统筹布局,构建融合互动的同城化发展规划体系。
“门户枢纽”位置进一步彰显。随着“7高11轨16快”的加快建设,资阳将成为全省除成都外轨道交通最为密集的地市。
作为成资同城化率先突破核心区的临空经济区,按下了建设“加速键”。首期16公里“口”字形骨干路网即将全面完工。坚持协同发展、错位发展,明确大健康、大智造、都市消费和都市农业“3+1”主导产业,正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
35个工作日完成二类产品注册认证,110个工作日完成三类产品注册认证……中国牙谷已入驻卡瓦集团、美国爱齐等58户国内外知名口腔企业,15户企业“资阳造”产品已投放市场,形成了涵盖一、二、三类产业的全国性检验检测联盟和注册认证绿色通道,高效的注册认证服务体系倍受业内关注。
渝资合作取得新进展。我市与重庆市潼南区、大足区、荣昌区共商形成《共建成渝中部产业集聚示范区合作协议》。
立足建设成渝中部产业集聚核心区,我市着力推动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培育形成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纺织鞋服“五大”优势产业,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今年1—9月,五大重点产业实现产值286.1亿元,增长7.9%。
刀刃向内“要效率” 80个工作日完成工程建设审批
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环节长、事项多,涉及部门广,企业需要多头跑、来回跑……这些工程建设审批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市重大项目的推进。
为根除痼疾,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市委将工程建设领域整治作为6个专项整治之一,在11月集中整治重大建设项目审批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并启动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实现项目审批审管分离。
“工程建设方用一套申报材料,就能完成多项审批。”据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新的改革制度对151个材料实行容缺,在开工许可前补正,审批时间由原来的200个工作日压缩至80个工作日内,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总体提速66.4%。资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已建设完成,开始试运行。
此外,我市3个县(区)均成立了行政审批局,实现“一个机构”管审批。
今年来,我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构建良好环境。
市公积金业务整体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社保实行“一票征缴、一次办结”的统一征收模式,不动产登记工作由串联办理调整为并联办理。
扎实推进智慧理政工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一期)顺利完成验收,规划实施市政务云建设,推动部门数据资源全部迁移上云。
完成20条政府部门非应急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整合,实现12345 “一个号码管服务”。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5条”、加快工业转型升级“22条政策”落实落地,“一对一”帮扶解决企业资金、土地、水电气、证照办理等问题。
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制造业全年预计减税1.66亿元。前三季度为各类民营经济纳税主体减税9.16亿元,减少社保费1.01亿元,减少电费5480余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67万元。
绿色发展添信心 打造引人留人的城市环境
“资阳的绿色多了,景色美了。”今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发出这样的感叹。
以“五城同创”为契机,今年,我市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市行动,相继改造建设了凤岭公园、沱西(东)滨江景观带等3处大型公园,建设完成筏清路口等街旁小游园20余个,努力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福利。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需要久久为功。今年来,我市坚决坚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筑牢丘区绿色田园生态本底。
水体环境质量稳定提升。今年,沱江、九曲河、阳化河、岳阳河等流域水体质量持续提升,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42座,乡镇集中饮用水水质全面达标。
我市对城市建成区内和自然保护区内砖瓦厂全部关停,组织开展油烟污染集中整治行动。10月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排名,资阳位列第6。
坚定推进环保突出问题整改,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
围绕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我市聚焦薄弱环节,加快补齐城市建设、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短板,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今年新增农贸市场面积2万平方米,拆除各类违法建设57万余平方米,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开工建设。今年推动210个村的农村户厕改造。
全市共6个房地产项目复工,锦绣佳苑等10个问题楼盘、6143户办证问题得到解决,年底前将再解决6个问题楼盘办证问题。
全市公办幼儿园从7所增加到48所,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两年多时间,共化解义务教育“超大班额”738个,明年将全部化解。
来源:资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