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资阳实施“十大行动”创建一流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8日     浏览次数:597次

   5月26日,记者从资阳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动员部署会上获悉,今年该市将聚焦“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工作目标,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同城化工作原则,围绕政务服务、市场环境、权益保护等领域21个重点方面,紧扣384条重点举措,实施十大行动,确保到2021年底,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市场管等4项指标进入全省前10位,获得用水用气、登记财产等11项指标排位上升5位,跨境贸易、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包容普惠创新等6项指标明显改善,全市政务服务环境、市场投资环境、法治诚信环境、政企合作环境明显提升。

                                    动员会现场
   1、实施一网通办扩面行动

   巩固提升“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加大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天府通办”APP推广使用力度,创新应用场景,提升应用能级,拓展线上服务领域,引导办事企业和群众主动注册“天府通办”APP,12月底前实现城市社区、农村社区、行政村“天府通办”APP适龄人群普及率分别达到70%、50%、30%。推进企业不动产(土地、存量房)转移涉及税收缴纳(包括契税、土地增值税等)与不动产转移登记一体化,12月底前实现“一窗办、一日办、一网办”。

   2、实施办事环节简化行动

   精简纳税环节,推行“十税合一”申报,年度纳税次数压减至5.5次。精简项目环节,对项目前期事项实行项目单位编报一套材料,政务服务网(大厅)统一受理、统一反馈,审批部门同步评估、同步审批;对工程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或者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含500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可以不申办施工许可证。精简用水用气环节,将报装流程由6个压缩为2个。精简不动产登记流程,6月底前将非住宅存量房转移登记流程精简到3个以内。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优化再造业务流程,12月底前推出200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

   3、实施服务时间提速行动

   压减开办企业时间,6月起实现开办企业4个工作小时办结。压减项目审批时间,按不同项目类别,年内实现审批时长控制在20个至80个工作日内。压减税收办理时间,全年纳税时间控制在100个小时以内,出口退税时间压缩至7个工作日内。压减不动产登记时间,企业非住宅转移登记、一般抵押登记、一般存量房转移登记、个人全款购买新建商品房分户登记控制在0.5个至3个工作日内。

   4、实施减税降费直达行动

   6月底前实现新办企业免费刻章及营业执照、印章、税务发票等免费寄递,12月底前出台用水用气用地通信和项目建设城市道路占用、挖掘修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费用减免办法。严格执行税收优惠政策,总税收和缴费率降低至50%以下。降低融资贷款成本,12月底再贷款余额达到17亿元,提升首贷、续贷、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比重,全力降息、减费、让利。

   5、实施纾困解忧惠企行动

   继续开展市场准入环节清理排查,打破各类“隐性门槛”,确保“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严格执行民营经济发展“25条”等系列惠企政策,5月启动惠企政策“回头看”,12月底前出台《资阳市支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12月底前实现R&D占GDP比重达0.4%以上。建立线上线下并行的企业诉求反馈机制,务实开展“三联三促”行动,每月至少深入企业1次,主动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做到靠前服务。

   6、实施监管水平提升行动

   7月底前实现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数据共享,及时处理相关风险预警信息。建立“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一单两库一计划一细则”,12月底前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覆盖率100%、结果公示率100%。加强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交通运输、金融投资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对“四新经济”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7、实施市场主体保护行动

   加强对“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以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的理解和适用,出台诉讼费用减免举措,保护中小投资者。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开展案件繁简分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辅助诉讼,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诉调对接机制。建立完善破产案件审理“府院联动”机制和破产管理人费用基金,健全破产企业信用修复、职工安置保障、预重整等制度机制。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8、实施重点领域治理行动

   全面深化工程招投标、建筑企业资质审批、医疗卫生、人防系统、就业培训、经信系统项目资金管理等“4+2”重点行业突出问题系统治理,紧盯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9、实施区域一体共建行动

   持续深化“川渝通办”,10月底前实现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异地可办,加快电子证照跨地区共享应用。建立“12345”热线互转机制,12月底前实现“一号响应”。推进公交、社保、医保、文化等领域“一卡通”,12月底前启动户口迁移迁入地“一站式”办理、实现远程异地评标、联合成德眉三市政务服务管理机构梳理公布第二批“同城化无差别政务服务事项”,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区域办理。坚持“全市一盘棋”,构建市级统筹、市域一体、市县共建营商环境格局。

   10、实施诚信政府塑造行动

   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和诚信政府建设,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管+失信问责”机制,推进政务信息“应公开、尽公开”;在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招标投标、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强化政府履约践诺,提升政府公信力。建立覆盖本地市场主体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机制,依法依规做好水、电、气、税、社保等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披露、共享工作。持续规范和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强化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失信惩戒机制,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和信用修复、异议处理机制。

 

                                             来源:川经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