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之窗 > 党务视点

于立军: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 以顽强斗争开创四川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2日     浏览次数:720次

   敢于斗争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和百年淬炼的鲜明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反复告诫全党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党的二十大发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强调要“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省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作出“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拼闯创”的精气神,在顽强斗争中不断推动治蜀兴川迈上新台阶。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既是政治要求、也是时代要求,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然而然提升的。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

   坚持以绝对忠诚坚定斗争方向
   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在错综复杂的斗争实践中坚定正确方向,根本靠对党忠诚,忠诚上绝对纯粹,斗争上才能不偏向、不迷航。头脑要特别清醒。清醒和坚定,来自对党中央精神的透彻领悟,来自对“国之大者”的牢记于心,根本上来自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确立”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定海神针”。深刻认识其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最大政治责任、最高政治原则、最起码的政治纪律,在这个政治大节问题上决不能糊涂、决不能含糊,任何情况下都拎得清、把得准,坚决同损害和削弱党的领导的行为作斗争,不断提高维护意识和维护能力。立场要特别坚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是进行伟大斗争的力量之源。必须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把准工作取向,把是否符合党的长期执政要求、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工作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来考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现代化建设始终,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本领,提高服务群众的温度、力度、效度,把各领域群众有效组织起来、凝聚起来,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根基。行动要特别果敢。斗争是矛盾双方的激烈较量,必须见事早、出手快。无论是自然灾害、安全生产还是公共突发事件,往往来势迅猛、演变迅速,容不得半点迟疑和拖延,决不能怀有私心、爱惜羽毛、畏首畏尾,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砥砺“豁得出去”、敢打敢拼的忠诚无畏,善于抓小抓早抓苗头,一旦发生就要大兵压境、高位发力,果断出手、有力处置,扎下去、迎上去,以最短时间、最小代价夺取斗争胜利。

   坚持以理论武装铸牢斗争之魂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拨云见日、直抵人心的强大真理力量,为进行新的伟大斗争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科学方法,要从中汲取养分、武装头脑,增强敢于善于斗争的定力、心力和能力。内化为笃定斗争的信仰、信念、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标定了新征程上信仰信念的时代内涵。领导干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深学深悟、强背强记、真信真用上下功夫,铸牢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深植斗争的信仰之基、信念之源、信心之本。内化为善于斗争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首次概括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了这个精髓,就掌握了赢得现代化建设斗争实践的制胜法宝。必须用心揣摩和体悟,自觉运用到斗争实践中去,以“人民至上”站稳斗争立场,以“自信自立”涵养斗争品格,以“守正创新”坚持斗争原则,以“问题导向”指引斗争实践,以“系统观念”把握斗争策略,以“胸怀天下”升华斗争境界,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赢得斗争的实践伟力。内化为敢于斗争的志气、骨气、底气。进行伟大斗争,既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学真经,从人民领袖的崇高风范中悟精神,紧密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走过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联系新时代 10 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从中感悟“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襟怀境界,感悟“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感悟“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昂扬斗志,涵养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风骨、气节和胆魄。

   坚持以识变应变掌握斗争主动
   斗争往往充满未知和变数,掌握斗争的主动,是赢得斗争胜利的关键。如果陷入被动,就难以掌握斗争局面、占据有利态势 ,斗争胜利就是一句空话。要树牢战略思维。战略问题是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谋划得科学、赢得了主动,是斗争胜利的前提。树牢战略思维,就是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把握斗争的格局、趋势和方向,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决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省委从发展全局和省情实际出发,提出“总牵引”“总抓手”“总思路”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观势谋远的战略眼光和顺势而为的战略主动,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战略执行。要树牢系统思维。斗争的各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系统,全面掌握才能全局主动。新形势下多种挑战、多重任务交织,处置有时面临“两难”甚至“多难”局面,很多矛盾问题的处理,不能仅从一地一域来看,要从全局、整体上看,防止引发系统影响和连锁反应。领导干部都是大局中人,负责的工作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部分,要自觉从全局的制高点把握斗争,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宏观和微观、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在大局中找准定位,努力以一域服务全局。要树牢极限思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必须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对各种风险挑战注重从政治上认识和辨别、从规律上把握和应对、从责任上严防和压实,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切实提高应对极端情况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力。

   坚持以揽责于身坚守斗争阵地
   岗位和职责、权力和责任是一体的,层级越高、权力越大,责任就越重。进行伟大斗争、赢得斗争胜利,每个岗位都要守土有责,每名干部都要置责其中。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履职就要担当,担当大于履职。任何工作,敢担当就有办法、敢斗争就会胜利。对待职位决不能有舍我其谁的认识和感觉,但对待岗位职责又必须有舍我其谁的自觉和坚定,并把这种自觉和坚定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推进“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进行更为艰巨的斗争,领导干部要敢于揽责而不推责、勇于任事而不误事,锚定发展目标“拼”出新局面,聚焦战略重点“闯”出新路子,抢抓重大机遇“创”出新优势,做到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险化险。要有放心不下的惦记。放心不下,体现的是工作状态,反映的是精神境界。时时放心不下,才能事事竭尽全力。有的干部讲“佛系”、想“躺平”、当“耍哥”,怎么能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领导干部分管一域、负责一方,必须涵养厚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保持一种日思夜想、念兹在兹的牵挂,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状态,牢牢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不能抱侥幸心理、搞击鼓传花,以自己的放心不下让党和人民放心。要有兜底把关的责任。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每名干部都是最后一关,如果把关不严、兜底不牢,问题就会一晃而过、蒙混过关,风险便会由此而引发,矛盾可能由此而积累。领导干部要兜好底、把好关,对岗位赋予的职责尽心尽责,对面临的堵点难点敢于攻坚,对复杂棘手的矛盾敢抓敢管,以“按着葫芦抠出籽”的劲头盯住抓、守住干,不找借口、不遗余力,决不让矛盾和问题从自己手中溜走。

   坚持以自我革命砥砺斗争品质
   坚持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强大支撑。领导干部只有刀刃向内改造自己,才能无私无畏改造世界。要保持清廉自守的政治本色。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廉,重在自觉,贵在持久,难在彻底。领导干部看不淡个人得失、看不开功名利禄,就会在一来二去的推杯换盏中、心知肚明的请客送礼中、别有用心的拉拢腐蚀中陷入进去、不能自拔,就会在各种“围猎”中败下阵来。要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在事业和责任面前看重自己,在名利和权力面前看轻自己,在诱惑和围猎面前看住自己,涵养浩然正气、抵御歪风邪气。要坚持一以贯之的严管厚爱。严管就是厚爱,厚爱必须严管。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把“全”的要求、“严”的基调、“治”的理念落实到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构建中,坚决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坚决克服松劲懈怠、疲劳厌战的情绪,坚决防止转变风向、降调变调的错误期待,带头把高标准、严要求做出来,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上一抓到底,充分发挥全面从严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严肃严格、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要涵养求真务实的时代新风。党性党风党纪是一体的,党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要从党性觉悟上找根源,从政绩观、权力观上去纠正,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上来。要驰而不息纠治作风建设的顽瘴痼疾,以上率下大兴调查研究,坚持不懈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斗争,让人民群众时时感受到良好党风政风就在身边、社会新风正气就在身边。

   来源:四川党校报[作者系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行政学院)校(院)长,本文是于立军同志 2023年3月1日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话的其中一部分]